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一季度进展情况
日期:2025-03-26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第22项:完善吸引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在京落户政策措施,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功能性机构和金融、科技、环保等重点领域国际组织落地北京。

进展情况:积极争取中央单位指导支持,加强《支持国际组织落户的若干措施》宣介,持续优化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生态,推动更多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优质国际组织在京落户。

第24项:积极开展京港、京澳合作,办好第28届京港洽谈会,开展2025京澳合作伙伴行动,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第30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推进京台合作交流,举办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等活动,推进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做好外事、侨务工作。

进展情况:市委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议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要点。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市领导会见香港工商届人士,引领京港经贸、文旅合作。与香港贸发局等机构共同主办2025京港创新合作论坛。配合做好第28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前期筹备工作。启动2025北京·澳门合作伙伴行动前期筹备工作。

第33项: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持续增强雁栖湖国际会都整体功能,加快第四使馆区建设,推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新国展二期多功能多元化使用,提升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

进展情况: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要求持续增强国际交往综合承载能力。督促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雁栖湖国际会都、第四使馆区建设。推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承办2025北京国际会展组织圆桌会、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等会议,积极承接世界燃气大会等国际化、专业化会展活动。推动首都会展中心(新国展二期)正式投用并于2月22日举办首展。

第34项:健全城市国际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境外人员服务便利化,完善境外人员入境来京居住、出行、通信等生活便利措施,健全教育、医疗等涉外公共服务政策,优化国际交往语言环境。

进展情况:组织“驻华外交官走进北京之昌平区专场活动”,邀请30余位驻华外交官走进昌平区辛庄村,参观北京乡村建设新风貌,深度了解昌平区在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效。及时收集掌握“北京国际友好使者”对我市国际化服务举措的意见建议,协调市相关主管部门改进完善。制发《2025年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及分工》。

第95项:深化人才国际交流合作,举办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推动中欧人才论坛交流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深入推进京港澳人才交流合作,举办京台人才发展论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进展情况:在中央港澳办的指导下,协助市人才局做好京港澳人才交流工作。与市人才局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外方相关情况,配合做好中欧人才论坛相关工作。

第128项:深入推进入境旅游发展,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化提升入境、出行、住宿、游览、购物、支付等全链条服务体系。

进展情况:及时收集掌握外籍人士对我市入境游相关举措的意见建议,协调市相关主管部门改进完善,推动我市城市国际化服务水平提升。将景区、商圈等重点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化工作纳入《2025年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及分工》并印发相关单位。

第135项:加强国际传播效能建设,着力提升全媒体传播效能,推动建设北京市国际传播中心,强化市属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加强海外社交平台传播矩阵建设,提升多语言国际门户网站服务水平,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进展情况:制定第五届“北京·国际范儿”短视频大赛活动方案,做好大赛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第136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提升“你好,北京”“丝路大V北京行”“北京文化周”等品牌活动的国际知名度。实施“请进来”文化外宣项目,推动“魅力北京”系列电视节目海外播出。

进展情况:统筹协调在新加坡、柬埔寨暹粒等城市举办“你好,北京”系列活动。2月19日,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你好,北京”摄影展暨美食品鉴活动。2月22日,在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举办“你好,北京”摄影展暨美食品鉴活动。

第137项:办好“炫彩世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欢乐春节、台湾“我的北京故事”文化外宣活动,持续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Love北京”视听文艺国际传播行动等文化交流活动品牌,提升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广电精品创作大会、中国戏曲文化周等品牌活动影响力。

进展情况:2025年春节,我市在芬兰赫尔辛基市、挪威奥斯陆市、爱沙尼亚塔林市、尼日利亚阿布贾等地举办“欢乐春节”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覆盖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图片展览等多个领域,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盛宴。

第273项:完善重大国事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以及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等大型活动安全保卫机制措施,全面做好人车物安检、秩序维护等相关服务保障,严防发生重大敏感案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进展情况:配合牵头单位做好大型活动有关涉外工作,坚决维护首都涉外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