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搭建“干部讲坛”平台,鼓励勇担当、敢创新,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团队和个人走上讲台,交流经验做法,分享心得体会,引导全办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和北京对外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精神 ,落实市委工作要求,4月20日下午,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高标准做好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为主题,举办“干部讲坛”,对冬奥会期间接待外国领导人服务保障工作进行小结。办党组书记、主任熊九玲出席并讲话。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200余人参加。
会议指出,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3名干部被授予“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称号,这是外办全体同志的光荣。作为冬奥人,我们为能够参与冬奥感到自豪,为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为北京成为首个“双奥之城”感到荣光。
会议强调,成绩的取得在于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结的“四个坚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了中央对外工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以高效协同的体制机制克服了服务保障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困难。坚持主动防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以科学创新的工作方法破解了疫情形势下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的巨大难题。坚持办赛和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相结合,以独具匠心的接待模式进一步擦亮了北京外事服务“金名片”。
会议要求,要以这次冬奥服务保障任务为新起点,大力传承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切实把这份丰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和全市外事工作的强大动力。以“胸怀大局”的责任担当,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地将保障首都功能摆在首要位置,心怀“国之大者”,以首善标准打造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北京样板。以“自信开放”的昂扬姿态,挖掘用好冬奥宝贵遗产。要深入思考和研究谋划好后冬奥文章,加强与冬奥主办城市和冰雪项目名城交流合作,讲好冬奥故事、北京故事,积极塑造大国首都城市形象。以“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主动破解复杂国际形势下对外工作难题。要迎难而上、善思善谋,自觉主动提高工作的难度系数,练就干事创业的“宽肩膀”,推动首都对外工作在攻坚克难中破浪前行。以“追求卓越”的执着专注,用心、用情、用功打造更多精品力作。要致广大而尽精微,牢牢扭住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深化“五个角色提升”,以产品经理人的态度,打造一件件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以“共创未来”的奋进力量,携手开创新的伟大辉煌。要继续发挥“牵头+协作”的工作优势,切实把冬奥服务保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结下的深厚友情转化为锻造“外事铁军”的有益养分,一往无前,一起向未来,共同书写首都对外工作新的更大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参加冬奥服务保障任务的国际处王秋实、李沁芸、张伦恺,环太处韩嘉懿,国交中心陈淑梅分享了体会和收获。
体会收获集锦
国际处王秋实:感恩伟大时代,让我们有幸成为“亲身经历这一伟大盛事的冬奥人”,这次任务“起跑即冲刺”,我们都是舍家忘我,上满了发条,全力往前冲,未来将永葆北京外事人奋斗本色,砥砺奋进再出发。
国际处李沁芸:73天的不舍昼夜、21天的闭环坚守,我们是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回顾过去,感动不已,展望未来,将全力以赴传承和发扬北京冬奥精神。
环太处韩嘉懿:参与这次任务圆了我的“奥运梦”,我们紧紧围绕首都历史文化禀赋,精心设计参访路线,讲好中国故事。将继续以北京冬奥精神为强大动力,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迎难而上!
国交中心陈淑梅:在机场服务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为我的人生增添新的色彩、注入新的力量,我将以新面貌新能力,把冬奥宝贵经验融入工作中,为推动首都对外工作添砖加瓦。
国际处张伦恺:能参与冬奥,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感谢办党组对年轻干部莫大的信任。将充分利用冬奥会的宝贵经验,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可视化、集成化、实时化、交互化的多维信息服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