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市外事系统依法行政培训班开课啦!
——提升依法行政和法治思维
日期:2022-04-18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4月12日至14日,由市外办组织的“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素质提升——2022年北京市外事系统依法行政培训班”在北京宽沟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全市外事系统依法行政和外事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市相关委办局、各区、高校、人民团体外事部门40余名学员参加。

开班式.jpg

“新”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法》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围绕时代前沿问题,全面系统解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鲜明特色和机遇挑战。《中美博弈的法律观察》系统阐述了中美博弈法律问题由来,中美博弈涉法律风险和完善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应对外部挑战。课程观点前沿,内容丰富,极大开阔了学员的国际视野和法律视野,非常解渴。

“融”

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成为开班第一课。《涉外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国际商事仲裁实例分享与原理精要》让学员感受到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法》《中美博弈的法律观察》让学员领悟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髓,同时感受到法律外交的巨大魅力。

“实”

邀请市委办局相关负责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法治舆情现状特征进行了辅导讲解,答疑解惑,引用的案例典型、发人深省,为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开了具体“药方”,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启发性。

“议”

围绕“对外工作涉法问题的实践与思考”,精心安排分组讨论,学员们分享了各自领域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经历经验和方法举措,围绕如何为首都外事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供更好法治服务保障进行交流。沟通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不同的工作视角让全市外事人开拓了依法行政工作思路。



精彩摘录

习近平法治思想发轫于新中国法治建设之中,形成于新时代法治建设之时,确立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之际。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二级教授、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特聘专家 杨伟东


推进国际法治领域合作,加强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系主任 郑雅方


国际法不仅是国家间关系的准则,也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合法权益的武器。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国际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黄惠康


健全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动议、起草、调研、评估、论证、审核、审议、公布等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市司法局规范性文件审查处处长 王仲菊


《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是国内第一部针对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的地方法规,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依法治理树立了新标杆,标志着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法治化进程迈上新台阶。

——市外办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处处长 黄芳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全球法治,构建夯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法律之体”“法律之矛”“法律之盾”“法律之翼”。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观察员、国际比较法学会联席会员 霍政欣


做好国际商事仲裁,需要大量的实例经验储备,精准的细节把控和场景化的知识支撑。

——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 陈福勇


对待舆情应依法应对、依规处置,做好全面、准确、及时的舆情观察、分析和调研。

——法治网总编辑助理兼舆情监测中心主任 付萌


反响反馈

朝阳外办刘良琼:本次培训课程设置丰富多彩,干货满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思维方式在外事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及规范作用。希望市外办今后多开展此类高质量培训,不断提升外事干部国际视野和法治素养。


市科委国际合作处高海滢:培训提高了我的政治站位,开阔了国际视野、深化了对依法行政的认识,充分感到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市住建委人事处孙源笙:通过培训,更加系统认识了“法治和政治”“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关系。希望市区两级进一步加强涉外依法行政工作沟通协作,更好服务首都外事高质量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