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全年进展情况
日期:2022-01-10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第31项任务:围绕“一核、两轴、多板块”,完善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体系和空间布局。加强传统国事活动功能区周边地区综合整治,扎实推进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加快建设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第四使馆区。

进展情况:一是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规划》首次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底色,首次编制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创新政策三张清单。印发《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综合监测评价实施方案》,指导各区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推动形成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举行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二是天安门地区、中南海周边、长安街沿线等传统国事活动区域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三是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工作稳步推进,雁柏山庄项目实现竣工并启动试运营,栖湖组团项目全面开工;四是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建成,2022年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完工并交付冬奥组委使用;五是第四使馆区及其周边区域规划建设进展顺利,编制实施《东坝地区规划建设方案》,第四使馆区周边环境整治初见成效。

第34项任务:支持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机构落地,积极争取本市试点担任国际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建设高层次云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友好城市关系,办好一批民间外交品牌活动,深度参与国际城市间多边事务。

进展情况:一是推动制定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便利化措施,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在京注册登记;二是借助城市间多边平台宣介我市发展成就,提升国际影响力。2021年3月,协调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参加城市气候领导联盟(C40)线上举办的中欧绿色与包容复苏市长对话会,宣介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挖掘国际组织优质资源服务基层,推进首都治理能力现代化。4月,协调市委组织部,与宜可城(ICLEI)、联合国减灾署共同举办韧性城市与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培训项目,选派基层公务员参加,提升基层人才国际化水平。8月,协调团市委组织西城区、朝阳区、延庆区15名青年社工线上参加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西安市政府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全球青年领导力培训班”;三是完成10余场市领导“云外事”活动,完成20余场市领导线上线下出席重大国际活动和友城结好纪念活动,建设高层次云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与赫尔辛基、惠灵顿结好15周年系列活动;四是指导支持我市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脱钩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主体,举办“2021北京国际友好植树活动”“2021年国际妇女节首都中外妇女联谊交流活动”“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家庭日”“2021年地球一小时北京主场熄灯活动”“中国共产党人与国际友人座谈会”“外国使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招待会”“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社会治理 青春先行”中外青年系列对话活动等民间外交品牌活动。

第35项任务: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服务。

进展情况:一是为助力我市构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推荐我市企业与非洲相关国家交流发展数字经济设想,并与肯尼亚媒体进行传媒合作;二是指导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市企业在尼日利亚、加纳等非洲国家继续开展修建道路桥梁、打井供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改善当地民生福祉;在非洲转播春晚,承办“2021年欢乐春节走进非洲”主题播映活动,与非洲民众共度春节,促进中国文化在非传播,服务中国在非企业;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开展“藤蔓计划”,协助中关村企业在加纳、巴基斯坦开展项目合作;北京建工集团在坦桑尼亚推进机场和市政设施建设,并在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三是利用我市境外安全服务平台,密切关注境外安全形势,加强风险预警和研判。推出移动端“境外服务宝”小程序,服务我市“走出去”人员和企业。

第36项任务:办好京港洽谈会、京台科技论坛,深入实施京澳合作伙伴行动,进一步深化京港、京澳、京台交流合作。

进展情况:完成第24届京港洽谈会总体方案政策把关、贵宾邀请、市领导出席活动礼宾安排等工作。组织实施2021京澳合作伙伴行动项目,统筹协调我市线上参加2021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和第26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