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9年北京市与日本东京都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北京友城工作已走过40年。40年来,北京的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容。截至目前,北京市已与50个国家的55个城市建立市级友城关系,区级友城及友好交流城市多达173个。
11月8日,《参考消息》特别报道整版刊发《40年,北京的友城“朋友圈”遍布全球》。让我们来看看,北京的“朋友圈”里都有哪些精彩故事。
秋日的北京玉渊潭公园,五彩斑斓的樱花林将公园渲染得如诗如画。樱花树下,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尽情踏秋赏景。
很多人不知道,玉渊潭的樱花美景背后,有着一段特殊的外交佳话。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日本时任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赠予中国1000株大山樱。其中180余株移植到玉渊潭公园,成为今天玉渊潭樱花林的基础,也成为中日友好关系的美好象征。
而北京的友好城市建设,也起步于日本的东京都。1979年3月14日,北京市与东京都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东京都成为北京市的首个国际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在国际上也被称为姐妹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英国约克郡凯里市和法国普瓦市结为世界上第一对友好城市,开启了城市间友好交往助力国家关系发展的篇章。
时光荏苒,走过40年,北京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容:1979年中美建交后,北京市于次年与纽约市结好;1993年,北京市与汉城(现韩国首都首尔)结好;法国巴黎市、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也相继成为北京的友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的友城工作迈上快车道,截至目前,北京市已与50个国家的55个城市建立市级友城关系,区级友城及友好交流城市多达173个。
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到推动务实合作,再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北京的友城交往在推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互帮互助,北京与友城相扶前行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市的发展急需各种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友城及时伸出的“支援之手”,书写了一段段历史佳话。
20世纪80年代,与日本东京都的交流合作成为北京友城工作的重要部分,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早期支持。东京都赠送的食品卫生监督车、环卫车和消防车,为北京市自主研发专业车辆提供了重要借鉴。在东京都消防厅帮助下,北京市建立了第一所消防学校。建筑抹灰技术、酱油防霉变技术、照相机关键零件的生产稳定性技术、食品中碘的测定方法、黄曲霉素的检测方法等,都是东京都提供给北京市的技术项目。
“与东京都的交流合作为北京市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市外办副主任李辉说。
结好40年来,北京市与东京都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友城交往格局,也为东京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近年来,双方就“首都圈”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大气污染防治等开展了共计24个合作项目。截至今年6月,北京企业在日本累计直接投资已达1.1亿美元。
40年后的今天,古巴哈瓦那建城500周年之际,北京向友城哈瓦那赠送了一批先进的环卫车,助力当地垃圾处理工作。
从接受友城支援到主动支援友城,北京与友城间守望相助,保持着真诚而紧密的伙伴关系。以对外援助工作为例,近年来,北京市分别向非洲埃塞俄比亚,亚洲老挝、印尼、缅甸,欧洲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拉美哥斯达黎加等地捐赠实物或捐建工程项目。
20世纪90年代,北京通过友城渠道招商引资,先后赴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美国、韩国等国举办经贸洽谈会,每次成交总金额均高达数十亿美元。
而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将援外工作与服务企业“走出去”相结合,北京企业加速走出去,参与友城发展建设。北京市援助老挝万象的道路清扫车辆来自北京环卫集团;白俄罗斯的北京饭店由北京首旅集团建设运营;北汽福田近日在埃及新开罗批量交付50台纯电动客车,未来还将在当地开展合作生产;北控水务并购葡萄牙水务公司,在里斯本建立环保绿色的全程水处理工程……
互鉴互促,北京与友城携手发展
从“外国大城市市长谈规划”“北京—东京城市问题研讨会”到“北京国际友好城市市长会议”“城市可持续发展北京论坛”,再到“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40年来,北京与友城互相借鉴交流发展经验,加强与友城专业部门对接,与友城政府信息互换、公务员互派,深入调研友城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等最新动态,既吸收了世界主要城市的发展经验为我所用,也为各国友城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北京样本”“北京经验”。
▲2019年在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市举办“魅力北京”图片展
近年来,北京市规划部门与首尔、巴黎、莫斯科等国际大城市的规划部门密切沟通,就大城市规划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向伦敦、都柏林、首尔派遣公务员短期或长期工作,深入了解对方城市政府运作方式,为北京市精细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北欧友城专门交流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建设。
2013年4月,北京市和韩国首尔市成立“北京首尔混委会”合作机制,是北京市与友城建立的第一个市级政府间综合性合作交流平台。成立6年来,混委会统筹推动双方29个职能部门高效对接,为两市创造了130多个涉及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和环保等多领域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成为首都城市合作的典范。
在“北京首尔混委会”中,专门成立了环保组,就大气污染问题共同寻求应对措施。今年上半年,来自北京市西城区、石景山区、通州区、昌平区、延庆区的5位街道工委书记,应邀赴首尔参加研修班,了解首尔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做法,促进了友城治理经验融入街道工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北京市积极响应,目前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4个城市缔结了友城关系。自2015年以来,面向印尼、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城市,北京市外办举办了6期以市政管理为专题的友城交流项目,主题涉及交通、水务、环卫等多个领域,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欢迎。
▲交流项目学员考察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道路
今年9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北京市友好城市项目聚焦城市规划主题,将北京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要枢纽建设等方面先进技术与经验进行分享。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城市标准环境安全监管协调局城市规划专家巴特塞格·巴特楚伦参加了这次交流。她表示,乌兰巴托过去这些年人口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堵塞等方面问题凸显。今年马上进入冬季,将燃烧很多煤炭,空气污染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希望把北京市好的经验带回国,运用到乌兰巴托的城市规划中。
“近年来包括G20、APEC等国际多边活动都借鉴了友城经验。比如即将举办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我们就大量借鉴了东京、罗马、赫尔辛基等曾举办过奥运会城市的经验。”李辉说,在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城市病治理等方面,北京将友城经验采纳吸收,为我所用,受益良多。
互融互通,北京与友城共筑未来
“我已经多次来中国了,很享受每一次在这里的时光。北京近几年的改变真的很大!移动支付非常方便,维也纳也在研发一款类似的多功能软件。我很希望两座城市能够就科技创新进行更多的对话。”奥地利维也纳市欧洲及国际事务局项目主管沙德勒说。
今年的北京“友城汉语班”有来自11个国家的16名友城官员参训,沙德勒是学员之一。参训学员们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赴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展厅及首钢园调研,考察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走访前门、北京坊、太古里及三里河、三里屯社区,在一系列活动中迅速增进了对北京和中国的理解。
“北京举办‘友城汉语班’11年了,主要邀请友城主管业务部门官员参与。通过培训班,他们不仅可以用汉语简单交流,还可以通过听课、参观游览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北京。”李辉说。
“友城汉语班”是北京友城交流品牌活动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就以友城为纽带,与东京、汉城(现“首尔”)、雅加达共同举办了数届四城市少年足球邀请赛;邀请柏林市、维也纳市等6个国家7个城市的音乐家举办北京国际友好城市音乐周;在莫斯科等城市举办“北京周”;在埃及开罗、德国柏林等地建设了中国亭、中国园等。
近年来,北京市外办打造“北京周”“北京日”“北京之夜”等品牌活动,依托这些项目讲述“北京故事”,向友好城市提供“北京智慧”。2017年加拿大渥太华“北京周”、2018年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北京日”、2018年芬兰赫尔辛基“欢乐春节·北京周”等活动,赢得友好城市的欢迎和认可。
在赫尔辛基,北京已连续13年举办“欢乐春节·赫尔辛基庙会”,当地民众把参加春节庙会视作每年冬季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这一活动架起了两市文化相通、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古合蒙自幼热爱中国文化,八年前来到中国成为中国杂技团的首位外籍演员。“我去年参加了在我家乡里约热内卢的‘北京之夜’文化演出,并担任主持角色。京剧脸谱、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彩纷呈,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他说。
2012年,北京市联合柏林、渥太华等多个友好城市,发起成立首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秘书处常设北京。截至目前,会员总数已达218个,覆盖世界五大洲73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具有一流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作为最主要的发起城市之一,北京市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中担任重要角色。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已经形成了国际组织相对聚集的态势。”李辉说,这也是推动北京友城“朋友圈”不断扩大的有利条件之一。
“回望北京‘结好’历史,友城大多是首都。这是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需要。同时,友城工作在推动地方发展、促进人文交流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李辉说,“接下来,北京还将不断拓展交往渠道,服务开放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同时积极扩大‘一带一路’友城朋友圈,将更多友城工作资源向‘一带一路’国家倾斜。”
下一步,北京市将通过友城渠道打造更多对外交往品牌项目,如支持打造国际友好学校、冰雪小镇联盟等成长型项目,推动建立“世园会小镇联盟”和“休闲小镇联盟”等新兴项目,丰富友城关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