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市中心、毗邻尼罗河畔的解放广场被称为埃及“第一广场”。这里既是开罗地标,也是历次政治事件与社会运动的策源地。日前,历经百年沧桑的解放广场已整修一新,计划于6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当地多家媒体不约而同这样报道:“开罗的心脏将重新开始跳动”。
据埃及《金字塔报》报道,解放广场整体改造工程从去年8月开始,是埃及政府“开罗历史老城改造计划”的一部分。除整修翻新道路及周围建筑外,该工程一大亮点是在广场中央新修的三层喷泉中心部分树立一座方尖碑。方尖碑是除金字塔外,古埃及文明最具标识性的建筑物,目前埃及境内仅存13座。此次被迁至解放广场的方尖碑属于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出土于开罗以北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在方尖碑四周,还摆放有四尊从卢克索省卡尔纳克神庙搬运来的狮身羊面像。这些雕像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搬迁问题一度在埃及考古界引发巨大争议。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开罗近年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可能导致雕像被腐蚀,但卡尔纳克神庙主管穆斯塔法·萨基尔坚持说,迁址已经过考古界长期论证。
埃及政治分析人士侯赛因·伊斯梅尔表示,新冠疫情使结构相对单一的埃及经济遭受重创,不少国家大工程暂停或延期,但该工程与新行政首都工程是少数未受实质影响的。解放广场改造工程之所以受到埃及官方高度重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整修一新的解放广场象征着埃及在塞西总统上台这7年,经济逐渐恢复,社会日趋稳定,民生有所改善;二是在新行政首都加速施工,政府主要部门、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加紧迁出开罗老城的背景下,明确宣示埃及官方新首都建设、老城区改造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