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5日,2025年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新闻宣传培训班在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市50余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外事新闻宣传领域的近60名学员参加。
培训班聚焦国际交往中心,围绕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讲好北京故事、北京外事故事,更好凝心聚力服务全市中心工作,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国际传播一线实践者,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们带来一场解渴、解惑的外事新闻宣传“及时雨”。
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你要说的,应该是受众愿意听的。听得进去,才能有共鸣。”资深外交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陈育明副会长和中联部信息传播局胡晓栋处长分享了外交外事活动中,如何用好语言艺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促进交流与合作的心得。
清华大学语言中心张颖教授用大量“翻车”和“出圈”译文对比,生动诠释了在公共政策翻译中受众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对于精准传播的重要性。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以新闻发言人如何答记者问为切口,结合案例生动讲述如何与外国媒体正向交流。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杜燕副社长则结合媒体实操,介绍如何策划选题,从不同角度讲好北京故事,实现更好传播效果。
课程内容深入浅出,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学员们纷纷表示深化了理解,扩宽了思路,对于今后更好开展实际工作很有启发,受益匪浅。
“含新量”就是“含金量”
当前,图片、短视频等的传播力日益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培训班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色,与时俱进设置手机新闻摄影、AI视频制作等“新”课程,让学员直呼“过瘾”。
“图片的力量在于简洁!”“摄影记者要尽可能与被摄对象沟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贾婷副教授金句频出,生动讲述如何用手机拍摄优秀新闻图片。快手集团部门经理仇广帅现场展示如何运用AI技术让灵感成真,鼓励学员动手实践,“人人都能成为视频大师”。课后,学员们意犹未尽,纷纷聚拢到讲台前,与授课老师分享自己的作品,询问交流。
学员好评“刷屏”
昌平外办孙逸文:
“通过培训,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也和优秀的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未来更好投身外事新闻宣传工作充满信心。”
北京国资公司龚捷:
“这次培训大咖云集,实用性强,含金量高,对我们做好涉外工作和国际传播有很大帮助。”
市妇联国际交流中心韩梦晨:
“此次参加培训,收获颇丰。下一步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努力讲好更多北京国际范儿的故事。”
大兴机场来靖晗:
“不论是理论课程还是难得的沉浸式参与,都带来了认知的提升和工作的启发。未来将努力把中国故事、北京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欢迎更多中外朋友从大兴机场落地和出发。”
近年来,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依托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新闻宣传,多形式多渠道对外讲好北京故事,为北京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牵线搭桥、营造良好氛围。外办新闻宣传培训班已连续举办十届,累计培训学员近700名。学员们学以致用,从各自领域和不同角度积极宣介、发声,不断为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