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培训很chill!对外传播这么办~~
日期:2024-07-22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老师学界与业界相交织,带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很多实用技能。”

“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如临其境的案例讲述、热烈友善的交流研讨,这场培训太赞了!”

“此次培训课程设置非常全面,考虑到参培的不同单位性质,设置不同针对性课程,收获颇丰。”

1.jpg

伏夏之初,清雨送凉,7月16日至18日,“2024年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新闻宣传培训班”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举办。来自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全市近50家相关单位的60余名学员参加。

3.jpg

对外传播新视野

如何发掘不同文化对彼此的兴趣点?如何以更高效的方式,创作真实、全面的作品?培训设置“全球对话:如何通过跨文化沟通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课程,邀请国际媒体人Justyna(翠花),带领学员们了解外国人视角的跨文化传播,探索文化差异下的语境选择;“现代化、青春度”成为课堂上的热议话题,丰富案例引导学员拓宽思路,学习如何用活泼、积极、接地气的方式,实现高质量的跨文化传播。

中国故事新讲述

要打造深入人心的文化形象,离不开中国故事的本地化创作。在“用设计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深度思考和实践案例分享”“加强对外传播,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等课程中,学员们深入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讲述方式,通过无数个在海外得到共鸣的中国作品、中国元素,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召力和生命力的影响作用。

媒体工作新方法

培训设置“新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策划”“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案例分享”“对外交往语言与文化”课程,帮助学员们认识不同平台和媒介的特点,学习不同的传播策略;同时,针对多种场景和受众类型进行讲解,帮助学员对对外传播内容进行多层次打磨,以兼顾精准度和表现力;在研讨中,学员们结合工作实际碰撞出了创新的视角、多样的方法和务实的理念,相互促进、相互吸收,融合互助。

精彩回放

胡正跃(前外交部部长助理、前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

“企业项目是公共外交最好的表现,培养人才是公共外交最好的方式,这些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何福胜(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训练语言素质,不能沉浸在语法体系中,要建立语言的功能体系。做外宣工作,语言要对应功能、对应场景、对应文化”。

董志新(中国日报社事业发展部副主任):

“基于用户需求,清晰表现结构,用交谈对话的语气展示内容”。

陈全(环球网产业发展中心首席记者、新媒体运营负责人):

“要用国际化理念,学习国际化设计,借助国际化表达,打造国际化团队”。

鲁娟(北京华江文化集团研发副总裁):

“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现代审美为力道,像运动员一样,不断重复训练相同动作,精益求精,将实现文化和需求的交融形成一种习惯”。

Justyna(国际媒体人):

“要提高跨文化知识和素养,使我们有能力将不同文化与自己的文化相比较,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