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北京市外办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共同制作推出全国首部地方民间外交专题片《北京民间交往风采录》,从北京“长城友谊奖”获得者、在京留学生、志愿者、公益组织等参与者、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北京民间外交工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故事、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的故事和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架设友谊和互助的桥梁,增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北京民间外交的正能量、暖色调故事。
大国外交 北京服务
北京,大国外交的核心承载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北京市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配合重大外交活动开展民间交流,打造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北京样板“,谱写新时代北京民间外交新篇章。
波澜壮阔大时代,一场场主场外交活动在北京开启,北京成为服务大国外交的主要会客厅,一张张普通的北京面孔代表中国亮相大国外交舞台,以高水准、高素质、高技艺惊艳世界,向国际社会展现了大国首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首善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北京举办了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北京市也在重点国家的友好城市多次举办“北京周”“北京日”活动,北京文化界人士积极参与,以艺通心,成为大国外交的文化使者。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领导人配偶集体活动在钓鱼台国宾馆丹若园内举办,由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魏春荣、邵峥联袂主演的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游园惊梦》惊艳四座。北昆的演员们为在场的来宾们奉上了完美的实景表演。有着600年历史的中国古老戏剧以无以伦比的魅力,赢得了与会外国领导人配偶的赞誉。多年来,以北方昆曲剧院和魏春荣为代表的北京市文艺团体和艺术家,以文艺为载体,展示北京独特的文化魅力,服务大国外交。
“95后”的北京小伙儿郎佳子彧将传承三代的老北京“面人”技艺展现在国际大舞台上。2022年冬奥会期间,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在人民大会堂体验面塑制作时的一段短视频火遍全网,身旁为他制作面人的,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1956年,郎佳子彧的爷爷郎绍安第一次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参加了在英、法等多个国家巡展的第四届中国手工艺品博览会。北京传统技艺打动了现场观众,在双方交往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加深了西欧国家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66年后,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郎佳子彧比自己崇拜的爷爷更进一步,他在自己的家门口,代表中国用大美文化亮相主场外交,赢得国际赞誉。
“志愿者的微笑是城市最好的名片”。在北京的每一场主场外交活动中都能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赛区的赛会志愿者达到一万一千多名。他们用微笑传递善意,用专业体现担当,成为最美的北京名片。“志愿者的态度就是中国的温度”。北京志愿者们圆满出色地完成各项国家主场外交的服务保障任务,给世界留下了高水平、高标准、高品质的“北京记忆”。
在民间外交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要全方位、多层次、生动立体化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北京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下的民间组织会议,在国际多边舞台以民间方式、用民间语言亮相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贡献北京智慧,促进共同发展。2011年,致诚公益下属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实现了中国民办非企业类社会组织在获得联合国咨商地位方面"零"的突破。佟丽华曾多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国际会议上现场发言,除了宣介中国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更从法律角度驳斥反华分子的污蔑和抹黑。近年来,他还发起成立了多个国际民间律师合作机制,为非洲国家培训青少年保护领域的律师。中国新时代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赋予大家讲好中国故事的坚实底气和深度自信。北京市社会组织形成了参与全球治理,策应官方外交的生动实践。
50多年前,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指引下,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交。多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冷热起伏,但是民间交往始终没有中断。北京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与中国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等机构合作,创立中日交流论坛,举办系列交流活动,邀请当年关系正常化亲历者的后人重温两国建交初心,共述友情,以民间渠道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
“中日小大使”互访交流活动由北京市外办和日本民间机构合作开展,十多年间已经组织1500多名中日中学生互访。小大使活动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小大使们被两国政要亲切接见。满怀爱心的青少年美好相遇,友谊的种子播撒在心间。
北京市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水平,开展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北京特色的民间外交,以民促官,推动国家交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开创新时代北京民间外交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