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人民网: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实现“五个明显提升” 国际组织落户数量居全国首位
日期:2023-06-28
来源:人民网
字号:

6月26日,“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场举行。北京市政府外办党组书记、主任熊九玲介绍,北京市紧紧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国际交往中心”这个目标,牢牢扭住“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北京特点的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之路,在五个方面实现了明显提升。

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率先建立元首外交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五年来,接待党宾国宾访京团组605个、近1.2万人次,圆满完成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10余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服务保障任务。特别是北京冬奥会期间,高标准接待服务31位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实现闭环模式下重大主场外交服务保障新突破。

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按照“一核、两轴、多板块”空间格局,持续加强对重点区域和硬件设施的国际交往功能指引。持续推进天安门地区、中南海周边等传统国事活动区域专项整治工作,完善提升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中轴线北延长线的国际交往功能,制定实施南中轴地区规划。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第四使馆区破土动工,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盛大开园,“冰丝带”等冬奥场馆精彩亮相,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实现封顶,国际交往空间更加丰富,功能日益完善。

促进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北京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达54家,连续10年居全球城市榜首。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26家,外资企业总量达5万家。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累计签约国际合作项目100余个。出台国际组织落户便利化措施,建设我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推动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世界互联网大会等落户北京,在京注册登记的国际组织达113家。

对外交往能力明显提升。不断巩固和扩大国际“朋友圈”,市区两级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达260个,北京首尔混合委员会等友城机制化交流合作平台日趋完善。疫情期间,先后向27个国家55个城市和地区捐赠物资,同44个国家83个城市开展抗疫合作。

城市形象塑造能力明显提升。规划布局国际学校106所,20所新建国际学校投入使用,北京协和医院等8家国际医疗试点机构全面启用,中关村科学城、亦庄等8个国际人才社区加快建设。率先颁布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外语办事窗口覆盖率达85%。

熊九玲介绍,今年以来,人员跨境往来日益频繁,线下国际交往加速升温,国际合作潜能持续释放。今年上半年,北京接待了78个党宾国宾团组,3000人次,相当于过去三年团组总量的2倍。北京市领导出席外事活动119场,其中经贸类活动占比一半。成功举办“相约春天 重聚北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北京市专场活动,40余位跨国公司全球负责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应邀参加,释放了北京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的积极信号,坚定了外企扎根北京、投资北京的信心。

同时,抢抓线下国际交往有序恢复的契机,按下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快进键”。优化APEC商务旅行卡审批程序,为赴境外招商引资团组开通“绿色通道”,为外商来京投资洽谈创造便利条件。“双枢纽”国际航线加快恢复,今年5月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新增和恢复国际航线18条,海关监管验放进出境航班4912架次,环比增长19.8%。北京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展现强劲韧性,首个北京地区中欧班列正式开通,开辟了国际贸易新通道。高水平举办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外籍演讲嘉宾占比超四成,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截至今年6月,共有113家国际组织在京落户,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驻华代表机构32家,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38家、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代表机构43家,各类国际组织总部和代表机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与2019年国际组织专项工作组成立之初相比,在京国际组织新增28家,增幅达33%。

下一步,北京市将积极争取中央单位指导支持,用足用好既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国际组织集聚区建设,争取更多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国际组织落户。

(记者:池梦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