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垃圾处理也有大学问 绿色发展瑞典这样做
日期:2018-12-13
来源: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字号:

日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交流会。刚参加了“绿色发展”境外培训班的市城市管理委巡视员贾明雁向来自委机关处室、市政府外办及相关单位的100多位干部交流分享了在瑞典培训的学习体会。

此次交流会是我市境外学习培训成果推广和转化的一种新形式,旨在使因公出国(境)学习培训的成果发挥最大效益,提升全市各领域干部的国际化素养。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交流会的学习,开拓了国际视野,更新了管理理念,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掌握了国际前沿技术,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次“绿色发展”专题境外培训课程大都涉及垃圾处理和资源再利用,这反映出垃圾管理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这其中的学问,也大着呢,请和小编一起,看看瑞典在城市绿色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吧。

地处北欧的瑞典,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国民素质高,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领域世界领先。瑞典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中位居前列,其单位GDP碳排放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而这与可持续(sustainable) 发展理念在瑞典已经深入人心,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瑞典社会共识和人们的行为准则分不开。

瑞典超市的专用回收机器

交流会上贾明雁介绍了瑞典的市容环境、城市景观、公厕设施、垃圾管理等城市管理领域相关内容,让大家充分了解了瑞典城市实施精细化、人性化、规范化管理的情况,且意识到即使小到一块广告牌匾的设置、一个垃圾分类的标识也与城市绿色发展息息相关。

瑞典物品回收中心的垃圾科普展板

就拿瑞典垃圾分类来说,其标识清晰、易懂,如瓶罐垃圾桶设成圆孔状,纸品垃圾桶设成扁平状,“尘归尘,土归土”,公众一看便明了。在垃圾分类设施设计上,瑞典更突出场合特点和收集垃圾适用性,如学校、写字楼、餐馆、机场、旅游地等,都“因地、因人制宜”,各具特色。

旅游地垃圾回收箱

以颜色、图案、文字,加之不同形状投放口,指明无色玻璃瓶、有色玻璃瓶、纸制品等该投放到哪个箱子。

小区垃圾分类箱

里面放置着几个金属罐,罐上分别标着金属、玻璃、纸张和塑料等。

餐馆垃圾回收箱

有剩余液体饮料倾倒槽(加过滤网),有餐盘、餐巾纸和店内出售各种饮料瓶投放口。

也正是因为瑞典人在垃圾分类上严谨认真的态度,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简洁适用的设计原则,让他们收获了“意外之喜”——垃圾分类设施本是“垃圾集中地”,却由于人性化的设计且各具特色,反而成为了城市一景。

垃圾分类装置

分门别类投进去后,管道直通地下室的垃圾处理间

贾明雁讲到,在这次瑞典培训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医学博士的授课。医学博士谈垃圾回收,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不然,这位医学博士在工作之余,最热衷的就是环保事业。他设计改进的可重复使用厨余垃圾桶(提箱),使他工作的医院一年就节省4万多个塑料袋,并已推广到斯德哥尔摩各医院。一座城市的绿色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贾明雁说,加强垃圾知识教育,树立公众环保意识,发挥好志愿者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瑞典物品回收中心对市民开展环保和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培训

随着北京市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学习借鉴国外城市在环境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在这里我们欢迎北京外事的粉丝们留言,把境外学习的经验体会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