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这个区因公出国管理有何不同?
日期:2019-02-03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201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服务首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北京外办积极向中央争取政策支持。经国务院批准,西城区成为北京市具有一定出访来访外事审批权的区级政府。西城区获得如此肯定的秘密何在?看过本期内容你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

本期外事专办员讲坛的“坛主”——西城区外事专办员郭树茂、陈玥笛联袂为我们讲述西城外事故事与西城外事管理的“一二三四五”。

 西城区因公出访管理有高招

外事故事说不完 

一 建立一套制度体系

西城区历来重视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坚持用系统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加强制度建设,既按照中央和北京市的统一要求、又紧密结合区内实际,着力建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外事管理制度体系,并不断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将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转化为具有实操性的制度、办法、流程和规定,做到各个环节有制度可循,通过制度建设规避违规违纪风险,提高工作办事效率。

二 坚持双重领导

西城区外办坚持在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和区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年度出访计划、工作总结、专项自查报告及其他因公出国赴港澳相关重大事项均实行“双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和区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对因公出国赴港澳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指导意见。 

三 抓好三个管理 

通过加强计划管理、审核审批管理和归国管理3个重要环节,一手抓总量控制,一手抓质量提升,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每年年初,通过组织召开全区因公出国管理工作会议和重点单位因公出访需求调研会,统筹制定年度出访计划。依据“因事定人”原则,严格按照出访计划对出访任务逐级审核、层层把关。团组归国后,对因公证照进行认真核查,严格执行出国后30日内提交出访报告的规定,通过召开出访成果总结会、印发出访报告汇编、微信公众号和信息发布等形式,及时分享和推广优秀出访成果和相关工作经验。

 

四 强化四项纪律 

西城区以做好行前教育工作为着力点,分类对出访人员开展行前教育,不断强化政治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财务纪律,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一是区领导任团长的重点团组,团长和每位团员均须在“接受行前教育责任表”上签名确认。二是针对占区内出访总量最多的教育系统团组,每年寒暑期前,区教委和区外办还会集中对拟出访团组进行安全意识、领保常识培训,严格执行《安全预案》。三是向每位出访人员发放行前教育手册,内容包括近年来通报的违纪案例、团组内部管理要求、礼仪习俗、领保常识、实用英语短句等。

 

五 推进“五化”建设 

以西城区因公出国(境)管理系统和外事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因公出国赴港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人性化发展。一方面不断优化北京市首个区级因公出国(境)管理系统,提升因公出国赴港澳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谨性。目前,西城区正在着手该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拟增加因公出访事中事后监管等功能模块,增加办理进度查询功能,优化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以期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完善工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担当、团结的外事干部队伍,分层分级面向各单位外事工作负责人和专办员开展政策和业务培训。

西城外事硕果累累

 作为首都核心区,西城区秉承首善标准,主动融入国家大国外交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践行外事为民的理念,为国际交往中心的软硬件建设不懈努力,耕耘出一片硕果累累的园地。

友城交流

与19个国家的23个城市(区)建立了友好(交流)城市关系,与大部分友好(交流)城市(区)保持每年一次的互动频率。

“一带一路”与民间交流

自2014年起,连续4年与市友协共同举办“北京-东盟文化之旅”和“北京-一带一路文化之旅”活动,与东盟10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距离交流。2013年起,每两年与市友协共同举办“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等。

金融国际交流

2012年起,每年参与举办“北京金融街论坛”。近年来,丝路基金、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入驻西城区,外资金融机构有近200家,西城区先后与英国伦敦金融城、德国黑森州、摩洛哥卡萨布兰卡金融城管理局、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服务监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文化国际交流

风雷京剧团亮相希腊;“春之声”合唱团走上瑞士舞台;非遗展示走遍友城,走遍世界。组织开展原创话剧邀请展、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中国国际合唱节和老舍国际戏剧节。与英国南岸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世界女性艺术节和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等各类文化活动7600余场次,参加人次超过190万。 

教育国际交流

目前,西城区有84所中小学与国外218所学校建立友好校关系,每年各友好校互访交流活动。6所学校拥有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区内36所学校具有接收外籍学生资格,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校达到9所,在海外设立的孔子课堂3个。多个中小学在音乐、艺术、科技等领域国际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