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新京报:北京将利用疏解腾退资源塑造一批特色外交外事活动场所
日期:2021-04-23
来源:新京报
字号:

4月21日上午,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今年共统筹安排74项重点任务、实施42个重大项目。

其中,将利用城市更新和“疏整促”腾退资源,依托中轴线、长城、大运河、西山、永定河等历史文化遗迹,特色胡同街巷、传统四合院等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塑造一批“小而美”的特色外交外事活动场所。

依托中轴线、大运河等塑造特色外交外事活动场所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关键之年。会议明确,今年全年,北京共统筹安排74项重点任务、实施42个重大项目。

会议确定,北京今年将系统梳理全市文化、旅游、科技、园区、企业等资源,建设涉外接待资源体系。

在接待设施方面,北京将利用城市更新和“疏整促”腾退资源,挖掘培育特色国事活动场所。依托中轴线、长城、大运河、西山、永定河等历史文化遗迹,特色胡同街巷、传统四合院等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塑造一批“小而美”的特色外交外事活动场所。

在接待能力方面,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北京将精心设计组织党宾国宾来访接待,让涉外接待资源精准匹配来访团组需求,让访问成果更多惠及地区发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对外交往需求。

建四类项目,今年计划投资超280亿元

功能设施建设是全面提升国际交往环境和配套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会议明确,北京今年将统筹实施42个规格高、发展质量好、带动能力强的亿元级重大项目,总投资超21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280亿元,“一核、两轴、多板块”的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将进一步优化。

北京市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大项目主要分为四大类:服务保障重大国事活动类项目4个,包括雁栖湖国际会都、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集聚承载国际高端要素类项目17个,包括新国展二期、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等。北京开放发展动力支撑类项目13个,包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等。提升国际化服务环境类项目8个,包括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人才社区等。

从进度安排看,今年新开工项目14个,年度投资约70亿元。其中,栖湖组团项目5月开工建设,这是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的重要内容。新国展二期、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台湖演艺小镇等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北京国际交往综合承载能力。新开工的乐成国际学校、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望京人才公寓等项目将营造高品质国际化公共服务环境。

今年计划竣工项目达15个,其中长安街沿线改造升级项目将于上半年竣工,与天安门地区、中南海地区、钓鱼台地区等传统国事活动场所一起,强化首都功能核心区保障国家政务和国事外交活动的首要承载区功能。

围绕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冬奥会赛时部分今年交付冬奥组委使用。项目全部建设任务将于2023年完成,届时将与现国家会议中心连为一体,形成既能举办国际高能级商务会展、又能满足大国外交和国务政务活动需要的国际会展综合体。备受瞩目的环球主题公园将于今年正式开园,形成北京国际文化旅游新地标。

吸引国际组织落户,教育、医疗等领域探索创新性政策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引聚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国际人才等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是提升城市国际化能级,支撑北京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会议明确,今年,北京将在吸引国际组织落户方面持续“放大招”,出台便利化措施政策包,探索在教育、医疗、出入境等领域的创新性政策,加快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世界剧院联盟、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等一批国际组织落户登记。同时,还将建立吸引国际组织落户长效机制,引导更多有影响力的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治理活动和项目在京落地,提升城市国际化能级。

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北京鼓励国(境)外科学家参与北京市科技创新,支持外籍科技人才领衔和参与北京市科技项目。推动引进一批国际功能性机构、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专业服务机构和高端制造业企业在京落户,打造国际优质要素资源集聚新高地。对标国际顶级展会,高水平办好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打造成国家开放发展的三块金字招牌。积极导入国际高端资源参与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有力支撑“两区”建设。

北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统筹推进外籍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和生活服务便利化、国际化,解决国际人才工作生活的痛点堵点。借助中关村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推动出台新一轮国际人才改革举措,切实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服务保障。

开工5所国际学校,落实国际医疗服务医保配套政策

会议明确,今年北京将持续增加资源供给,不断完善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等设施和配套政策,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着力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类海外”环境。

教育方面,今年是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北京将继续推动5所国际学校开工建设,还将研究规范中小学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全市国际学校的布局和结构将更加合理,涉外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加强国际医院建设,提升国际医疗服务水平,是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今年,将继续推进安贞东方医院、高博国际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依托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等国际医疗服务试点医院,探索落实国际医疗服务医保配套政策,推动商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在朝阳区国际医疗联合体试点经验基础上,增设海淀区纳入试点,试点开展海外科技人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

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方面,今年北京将继续实施重点实事任务,在特色示范街区打造、职住一体的工作和居住空间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满足国际人才的工作生活需求。

(记者:沙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