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第16届“长城友谊奖”颁奖仪式暨座谈交流会在首钢园举行,15位为北京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获此殊荣。市委书记尹力与获奖者座谈时指出,北京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蕴含着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开放的北京欢迎广大国际人士来京创新创业、工作生活。希望大家共享未来发展机遇,以更大热情参与北京建设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为获奖者颁奖,市委副书记刘伟出席。
座谈交流会上,获奖者高度评价北京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将继续为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贡献。大家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围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促进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重大挑战;促进人文交流互鉴,共同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三个主题先后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尹力向获奖者表示祝贺,感谢大家对北京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他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于中国人民,也必将造福于世界。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必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大机遇。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正努力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离不开广大国际人才的支持参与,希望大家共享机遇、积极参与、贡献更大力量。
尹力指出,北京最大的优势是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丰富。希望大家深度参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北京进一步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实现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北京产业发展基础好、政策丰富、空间大,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具有“两区”等政策优势。希望大家持续扩大在京业务,带动更多境外企业和人才来京投资兴业,积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希望大家深入了解北京,共同讲好北京故事,更好促进国际人员往来和各国文明文化交流互鉴。
尹力指出,北京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大家在京发展营造更好环境。积极做好服务,针对出入境、移动支付、停居留、执业资格互认等方面的需求,逐一梳理并完善办事流程,进一步提供多语种服务,为外籍人才家属在京居住生活、子女教育、交通、医疗等提供更加快捷高效便利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国际公寓、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建设,做好综合服务配套。完善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地图等,提升城市环境国际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据介绍,“长城友谊奖”是北京授予在京外籍人士的唯一奖项和最高荣誉,自1999年设立以来,共有32个国家221位外籍人士先后获奖。座谈交流会前,“长城友谊奖”获奖者参观了首钢园。
市领导游钧、赵磊、于英杰,市政府秘书长穆鹏参加。
知多一点:
第16届“长城友谊奖”获得者
1、谢飞凯(Carl-Alexander Scheef)
德国籍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副总裁
2、戴明楷(Karl Deppen)
德国籍 戴姆勒卡车控股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戴姆勒(中国)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3、石内森(Nathan Richard Stoner)
美国籍 康明斯公司全球副总裁、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4、思勇明(Juergen Peter Schmitz)
德国籍 安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5、康兆宁(Joseph Knighton Hoskin)
美国籍 北京国际度假区有限公司主题公园和度假区管理分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
6、塞尔吉奥·切科蒂(Sergio Cecotti)
意大利籍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
7、马克·梵·洛斯德莱特(Mark Van Loosdrecht)
荷兰籍 北京建筑大学客座教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
8、新井健生(Tatsuo Arai)
日本籍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北京市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国际自动化与机器人建设联合会创始主席
9、安东尼·比斯利(Antonius Bisseling)
荷兰籍 北京农学院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
10、费凡(Francesco Faiola)
意大利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毒理学研究组组长
11、黄天荫(Wong Tien Yin)
新加坡籍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清华大学医学院主任
12、马修·科瑞(Matthias Korell)
德国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客座教授,德国约翰娜-埃蒂安医院医疗院长、妇产科主任
13、斯顿·维蒙(Sten Vermund)
美国籍 首都医科大学荣誉教授,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学(微生物疾病)教授、医学院儿科学教授
14、拉兹洛·瓦伊达(Laszlo Vajda)
匈牙利籍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教授、高级专家
15、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Vladimir Malakhov)
奥地利籍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