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第23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文化产业合作专题活动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助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京港两地的学界业界嘉宾共同探讨通过整合两地产业要素,把握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机遇,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促进文化贸易在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等议题。本次活动包括主旨演讲、项目推介和论坛研讨等环节。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副主任董殿毅,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北京总部总经理刘勇,香港商会文创产业负责人梁家僖,北京中关村银行行长杨新军,北京科技研究院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等领导、嘉宾以及京港两地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在致辞中表示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广泛渗透到文化产业各个方面,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有利促进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新发展阶段创建新发展格局,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升级改造、提质增效的机会。新发展阶段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一个阶段,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够转危为机,实现安全高质的发展。
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在开幕上谈到文化科技的深度发展已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科技的助力刺激产业生产活力,催生文化新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环境下,文化贸易越发频繁,这就需要我们互相建立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交流空间。将北京丰富的资源内容与香港的渠道相联系,搭建文化新平台,不断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在新时代下,科技赋能,京港两地的交流合作,让文创发展充满无限可能。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在讲话中提出,总书记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马栏山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切合实际,既把握了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又着眼长远,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作出了深远战略考量,为我们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借着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浩荡东风,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将按照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和首都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突出高端性、前沿性、高效性的高质量发展特征,着力实现创作生产精品化、文化创意品牌化、新兴业态多元化、市场体系现代化,初步形成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到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要实现收入突破1.5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0%以上。
在主题发言环节,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北京总部总经理刘勇以“以科技赋能人文,以人文点亮科技”为主题进行发言。他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以创新方式连接传统文化和数字化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腾讯作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新文创”X“新科技”优势,推动京港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香港多媒体设计协会主席杨景欣独具见解地提出“5w”理念,阐释合作共赢、跨地区合作发展的重要性。香港多媒体设计协会致力于举办本地及海外不同类别的多媒体工作坊,互动媒体活动,多媒体创作比赛、课程、实习计划、文化交流活动与多媒体艺术展览及项目等推动青年及业界发展。在京港青年的交流实践活动中,思维、经验的交流碰撞,让产品更能满足多地区的文化需求,实现跨地区传播。
在路演推介环节,京港两地企业代表在现场分别介绍了多个独具特色的项目作品,其中包括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的轻巧、清晰、高性能、多领域应用的AR融媒体智能眼镜。
五个项目虽然来自不同领域,但充分体现了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背景下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也充分展示了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新格局的巨大潜力。
圆桌论坛上,围绕“新基建背景下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助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主题,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文创产业负责人梁家僖,北京中关村银行行长杨新军,北京科技研究院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北京文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海红等五位嘉宾共同展开精彩的讨论。
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认为,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技术不光是产品本身,背后的网络平台同样非常重要。京港的合作可以选择不同领域的产业合作,用科技提高生产有效性,打造不同产业业态,丰富产品体验感。
香港商会文创产业负责人梁家僖则结合创意下乡经历谈到文化科技融合方面表示,可以通过创意设计、科技赋能,宣传渠道,帮当地的生产业赋能升级。通过商会平台,帮助当地宣传推广,塑造品牌。
北京中关村银行行长杨新军表示在金融方面,中关村银行注重利用科技手段来发展未来业务。譬如,利用线上信贷、模型分析、数据搭建等方式,服务中小型科技文化公司,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北京科技研究院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认为高科技文化产品、服务的产出依靠两个因素,一是艺术内容创作者,另一个则是科技力量。科技能够支撑文化发展与应用,创新文化呈现方式。
北京文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海红谈到面对疫情,公司立即采取免费租赁大厅,减免房租等举措来扶持文化科技企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文化企业复工复产。
随着技术在文化领域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京港两地通过不断扩大交流合作,强化创新驱动,借势“新基建”发展机遇,深入实施“文化+”战略,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拓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文化领域应用新场景,积极培育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电子竞技、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新业态,抢占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高端,构建“高精尖”文化产业体系。促进两地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组织两地企业在文化数字化经营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深入合作,助推文化贸易发展,为两地在文化发展领域开辟更为广阔的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