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特区概况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自然条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114.6平方公里,人口约750万。属亚热带气候,但多半时间近似温带气候。冬季温度会跌至10摄氏度以下,夏季多升至31摄氏度以上。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80%。
【经济发展】
香港经济比较发达,也是全球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拥有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简单税制及低税率、资金信息自由流通、高效市场、国际基建以及有优良的法治传统等多方面优势。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其中,金融及保险、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
【城市定位】
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以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4个传统中心以外,支持香港着力发展4个新兴领域——创新科技中心、航空枢纽、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以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政制架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依照基本法对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行政长官在香港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每届任期5年。现任行政长官为李家超,于2022年7月1日就职。
行政会议是协助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其成员由行政长官从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行政机关为特区政府,设有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和各局、处、署等部门。立法机关为立法会。司法机关设有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
【文化教育】
香港的正式语文为中文和英文。香港居民口头语言以广东话为主。特区政府、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也可使用英文。香港有22所颁授本地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二、京港交流概况
北京作为首都,与香港的交流合作起步早、范围广、亮点多、收获大,树立了“一国两制”下城市间合作的生动范例。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与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建立“京港经贸合作会议”交流合作机制。近年来,京港两地合作从传统的贸易、投资领域,逐步扩展至金融、科技、文化、医药卫生等领域,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格局。2018年,为顺应京港合作发展大势,“京港经贸合作会议”升级为“京港合作会议”。2023年11月,京港共同举行京港合作会议第五次会议,并签署了《京港合作会议第五次会议备忘录》。两地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业、科技创新、经贸等11个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京港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
联合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京港立足各自优势,拼船出海,联合开拓第三方市场,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己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推动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两地企业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经贸方面,香港多年来一直是北京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地和境外投资目的地。香港在京累计投资占北京全市外资的六成左右,北京境外投资存量的近一半投向香港。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京港已共同举办26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610个,合同金额达1206亿美元。
服务业开放方面,京港服务贸易合作发展迅速,香港已成为北京第一大服务贸易伙伴。自2012年以来,香港参加历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设立香港馆。北京市积极参加“亚洲金融论坛”和“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金融街论坛年会举办香港专场活动。两地加强金融市场合作和互联互通,北交所与港交所支持双方市场上市公司在对方市场申请上市,北京绿交所与港交所开展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截至2023年底,共有260余家在京企业在港上市,约占内地赴港上市企业总数的19%。
科技创新方面,京港紧密对接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共同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设。完善京港科技合作机制,启动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支持两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中关村论坛举办京港专场活动,北京市也积极参加香港国际创科展。成立京港大学联盟和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成立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自2018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成为京港科技合作的品牌活动。
文化创意方面,结合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京港文化交流蓬勃开展,合作广泛、成效显著。两地戏曲、话剧、乐团等艺术团体互访演出交流密切。香港积极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北京积极参加“香港艺术节”“香港国际影视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两地文化产业领域合作不断加强。
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京港在水务管理、生态环境、医疗卫生、食药安全、交通运输等方面相互借鉴发展经验。京港共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融合京港特色的示范中心。香港地铁参与运营北京地铁4号线、14号线等多条线路,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帮助北京提升地铁运营水平。
青少年交流方面,京港共同为香港青年实现梦想、服务祖国搭建平台。推进京港姊妹校建设,建立京港青少年交流机制,每年组织开展京港青少年交流项目,实施香港大学生来京实习计划,增进两地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建设港澳青年北京汇,帮助来京学习、工作、生活的港澳青年融入首都发展。招募港澳青年志愿者参与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