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是北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重头戏。为了贡献海淀力量,海淀区以“两区”建设为契机,聚焦数字贸易港、中关村综保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持续发力,不断强化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为“两区”建设带好头、树标杆。
近日,由海淀区政府主办,海淀区商务局、海淀区国际商会承办,中欧数字协会支持举办的“全球互联·智赋未来”2022年海淀区“两区”建设线上推介会在中关村壹号举行,海淀区政府网、海淀网、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和微信视频号进行全球同步直播,邀请嘉宾与听众覆盖英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20多家欧洲企业和机构线上参会,13名欧洲企业家代表同步对话海淀区五大政府职能部门,全球知名战略管理公司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畅谈中欧经贸合作的海淀机遇,全球500强企业诺维信和SGS通标,现场分享二十余年的海淀发展之路。
海淀作为“两区”的重要承载地,是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最聚集、最具创新创业和对外开放活力的区域之一,聚焦创新创业和外商企业投资,海淀具有产业基础、创新生态、对外开放三大优势。
据介绍,在对外开放方面,海淀区拥有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三区”政策叠加优势,同时正在申报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未来将形成“四区”政策叠加的优势。
“我们于1991年入驻海淀,30多年来在海淀取得了长足发展,得到了海淀区各方面的支持。相信海淀的营商环境将越来越好,我们在海淀将大有作为。”作为在海淀落户的外资企业,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谷晓宇信心满满。
会上,海淀区国际商会和中欧数字协会签署《国际战略合作备忘录》,旨在推动区内企业与欧洲当地数字经济企业间的合作,提升双方区域内企业国际化形象,助力数字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
据悉,中欧数字协会总部位于布鲁塞尔,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欧信息通信技术领域行业领袖、金融机构及政府高级代表之间的战略对话,为加强中欧在数字领域之间的协作而制定和贯彻具体而积极的议程。“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欧在数字领域的互利共赢合作,一方面帮助欧洲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另一方面帮助中国公司与欧洲技术实体合作。未来我们将共同积极探索在‘元宇宙’领域的商业合作模式,在海淀区尝试打造中国首个‘元宇宙’中心。”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在线上说道。
在欧洲企业交流对话环节,十余家欧洲高新技术企业、商业机构同步对话海淀区“两区”办、中关村海关、中关村科学城、人社局和金融办,就海淀“两区”建设的战略规划、海关认证便利措施、产业环境建设、外籍人才工作许可申请、金融制度和政策创新等欧方关切进行了深入沟通。
截至目前,活动直播总观看量达87752人次,中文媒体商聚海淀公众号、北京海淀公众号、中华网、《北京信息(综合快报)》等,英文媒体DigitalJournal(加拿大)、MarketWatch(美国)、中国日报海外、中国科技新闻网等均进行深度报道。
此次活动成功举办,将继续推进海淀区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优化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优化创新服务体系,开放式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享开放创新、互惠合作的重大机遇。
(记者:李洪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