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干部谈人生经历 做新时代奋进青年
——市外办机关党委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光辉历程”访谈活动
日期:2020-09-30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编者按: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赓续历史、传承文化,配合在青年干部中开展忠诚教育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活动,2019年市外办成立70周年之际,按照办党组指示要求,机关党委联合机关团委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光辉历程”青年访谈活动。今年国庆前夕,根据年度工作安排,机关党委组织部分青年干部和参加国庆庆典活动的干部代表,对退休干部倪天祚进行了访谈。

倪天祚1934年出生,1950年入团,1953年入党,先后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机关团委、外事办公室工作,1990调到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总公司任纪委书记,高级政工师,1996年退休。曾在有关报刊上发表文章40多篇,并出版《大记忆——亲历20次国庆庆典》《迈向纯洁精神家园》《北京的回忆》等专著。

第一次和周总理握手  “幸福记忆永刻脑海”

问:倪老,我们了解到,您在市外办工作期间,曾多次和周总理接触,和周总理的接触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我到市外办工作后,负责北京市大型群众活动的组织工作。因此,有机会与周总理接触,直接向周总理请示汇报工作,聆听总理的谆谆教导,感到十分荣幸。

和周总理接触,我最刻骨铭心终身不忘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周总理第一次与我握手,另一件是参加1974年9月30日建国25周年国庆招待会。今天重点讲讲和周总理握手的故事。

我与周总理第一次握手是1966年8月初的一个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二楼会议厅,参加周总理主持的会议。在过去我曾多次与总理接触,但没有机会与他握过手。当时参会的有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的领导和北京市委的领导等,还有我。周总理到会后和与会的同志一一握手,在与北京市委书记吴德、书记处书记马力握手后,马力同志指着我对总理说这是小倪,周总理说“你好”,同时与我握手。当时参会同志中我是最年轻的,三十出头,是小字辈,坐在离周总理较远的位置。会议开始时,各部门先后向周总理汇报工作,轮到北京市汇报时,市委书记吴德说请小倪汇报,我就开始汇报。没说几句,周总理说:“小倪同志请你到我这边来坐,听得更清楚一些。”散会时,周总理又与我握手说:“你们回去后好好抓落实,做到万无一失。”

后来,我细致回味周总理与我握手的情形,一股暖流涌向心头,特别感到周总理的握手与众不同。他目光炯炯,直视着对方,有力地握着你的手,目不转睛地凝视你,而且持续到你表现要松手的神情时为止。我曾多次参加周总理主持的会议,每一次开会,周总理都与与会的同志一一握手。单从他的注目握手中,就可以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我一生能有幸多次与周总理握手是一种幸福,一种荣耀,一种自豪,给自己人生道路注入了动力、活力和毅力。时至今日,想起这些,仍感到无比激动,历历在目,幸福的记忆永远刻印在我的脑海里,铭记在我的心目中。

参加20次国庆庆典,“国庆群众游行组织是一门科学”

问:请问倪老,您写了《大记忆——亲历20次国庆庆典》一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庆群众游行组织工作的特点,以及做好这项工作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素质吗?

1951年10月1日,我参加了北京国庆两周年群众游行,这是我人生中首次参加首都北京的国庆游行。

1956年我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机关团委工作,团委书记何平同志每年都参加国庆节群众游行指挥部的筹备,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群众游行。因人手不够,要我也去参加。那时我刚20岁出头,是指挥部工作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此后国庆群众游行活动的筹备工作,伴随着我从青年步入中年再到老年至退休。新中国成立至今,在天安门举行了26次国庆节活动,我参加了其中的20次。参加国庆筹备工作的时间,累积起来占我工作时间的五分之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我感到,国庆群众游行的组织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把分散在北京全市各区县上千个单位、几十万人的游行队伍,在方向不一、距离不等、交通工具不同的情况下,组织调遣到指定的地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整齐、热烈、壮观、顺利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是一门科学。搞好国庆群众游行的各项筹备工作,要有指挥的才能,创新的设想,大胆果断的魄力和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还要科学地安排,严密地组织,严格地要求,掌握好群众游行队伍集合、行进、疏散的规律等。这些在书本上都找不到现成答案,只能靠在实践中摸索、总结。

比如,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中央要求包括仪式、阅兵和游行在内的庆典活动两小时结束。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们组织游行队伍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演练,实际时间比规定时间超了两分半钟。此时离“十一”只剩下两天时间,让阅兵部队压缩时间不可能,让群众游行队伍减少人数挫伤大家的积极性,但超过的两分半钟必须减下来。在这紧急时刻,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群众游行行进乐曲的节奏速度加快半拍,由规定的每分钟行进116步调整到每分钟120步。“十一”当天,庆典活动在规定的两个小时内完成。12点整,游行队伍的队尾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时,天安门前观礼台上的中外来宾都拍手叫好。有的说:“几十万人的游行队伍按预定时间一分不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真是神了!就是机械化也不一定分秒不差,中国人、北京人真了不起。组织有方,科学性很强,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在市外办工作近三十年  “好的作风应坚持发扬”

问:我们市外办已经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光荣岁月,作为外办的老干部,您认为外办有哪些好的作风?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是1964年正式调入市外办的。在此之前,50年代后期,市外办一有迎宾活动,就借调我来帮忙。我一生工作45年,其中近30年的时间是在市外办,对市外办有很深的感情。

我们市外办在工作中,形成了很多好传统好作风,应坚持和发扬。我体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敬业精神强。大家认为外事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外办工作都有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工作认真自觉,加班加点是常事。二是工作态度严谨。外事工作无小事,工作要到位,要思想到位,责任到位,要求从严,工作从细,成效从实。三是善于协调。外事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协调的事情很多。协调要有主见,但不能主观臆断,要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四是公道正派。工作要公事公办,不搞拉关系走后门,违反政策规定的事,坚决不能办。

结合我自身的经验和经历,我感到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才重点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要重视学习,刻苦读书,这是提升能力素质的基础。学习要增强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工作越忙越要坚持学。二要多做工作,不断总结,这是提高能力素质的关键。不论是份内份外,大事小事,只要是领导交代的工作,都要努力把它做好。要切忌忽视小事。三要接受批评,吸取营养,这是提升自身修养的动力。批评是进步的外在推力,自我批评是进步的内在动力,它使人成熟,摧人奋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良药。我一生中也受过不少批评,其中有两次终身不忘,终身受益。一次是市政府机关党委书记对我的批评,一次就是周总理对我的批评。四要珍惜岗位,自树形象,这是鞭策和约束自己的妙方。作为一名外事干部,对内要认真负责,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对外要知识广博,老练成熟,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感言荟萃

眼前的倪老,衣着简朴,精神矍铄,丝毫看不出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为了准备这次访谈,老人写下了厚厚的一沓提纲,字迹工整,清楚有力。近3个小时的访谈,老人声音洪亮,毫无倦意。访谈中,一段段鲜活的往事和回忆,如数家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老一代外办人的忠诚、敬业和奉献。今天的外办,已经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责任和担当。饮水思源,作为新时代的外事干部,我们应珍惜岗位,抓住机遇,传承发扬外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新时代的首都对外工作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徐静、邓中伟、夏晓露、徐雨佳、李韬、郭宇童、杨焕昌、易永鑫、王东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