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外办2022年度工作总结
日期:2023-01-05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北京冬奥之年。市政府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央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外事工作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强化政治担当,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坚定有力

(一)全力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牢牢抓住“一流服务”和“防疫安全”两个关键,以首善标准做好31位外国领导人来华出席冬奥会开幕式接待以及在京参访服务保障工作,实现闭环下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服务保障新突破。积极做好冬奥会外籍和港澳志愿者招募联络、驻华使馆人员邀请等工作,组织33个国家150名在京外籍人士观赛。策划举办冬奥主题系列外宣推介活动,配合举办北京冬奥会友城合作发展论坛,积极展示“双奥之城”魅力。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市外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二)持续健全国际交往服务机制。出台实施元首外交北京市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推动全链条发力、全方位提升、全周期保障。总结固化北京冬奥会外国领导人接待工作经验,印发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北京市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系统梳理在京文旅、商业、科技、教育、社会、党建等涉外接待资源,建设对外参访项目库,储备高品质涉外接待项目450余个。

(三)全力支持配合总体对外工作部署。高标准配合做好印度尼西亚、越南、德国、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重要党宾国宾团组访华接待和疫情防控工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市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共同见证。深化对俄地方交流,市政府主要领导线上出席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介绍中方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市领导出席中俄立法机构地方合作第二次视频会议,宣介我市对俄人文合作成果。积极开展对美地方和工商界交流,市领导参加中美友城对话活动,会见美中贸易委员会及美资企业负责人。巩固中日地方友好,加强与日本东京都、札幌市、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等方面交流。圆满完成“中朝友谊树”移植和新碑揭幕仪式、巴基斯坦独立纪念塔复制建筑落地和揭幕仪式、巴基斯坦洪涝灾害救灾援助等工作。在城市副中心策划举办纪念厄瓜多尔独立200周年、中墨建交50周年、与尼加拉瓜复交周年亮灯活动。

(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友好城市务实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推动本市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丝路一家亲”行动。北京市与首尔市立法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精心策划与科隆市结好35周年系列活动,深化城市治理、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举办与哥本哈根市结好10周年纪念活动和专题展览,集中展示两市在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成果。与老挝万象市委党校合作,面向万象市党政系统宣介中国精准扶贫思想。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编发《境外安全周报》52期,推送境外快讯9345条、重大涉外突发事件1075条及安全提醒719条,完成本市境外安全暨“一带一路”建设安保培训。    

二、把牢功能定位,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走深走实

(一)强化规划引领和组织实施。深入实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编制重点任务台账,按照年初建账、季度对账、年底收账的原则进行挂账督办,推动各项任务扎实落地。首次对16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开展综合监测评价,指导督促各区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严密组织开展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考评工作,考评范围覆盖各区和18个市级行政机关,安排重点考核事项62项,进一步增强考评精准性和针对性。

(二)加快重大设施项目建设。深入落实“一核、两轴、多板块”空间格局,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功能指引。强化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功能,制定雁栖岛配套提升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雁柏山庄正式运营,栖湖饭店主体封顶。强化国际机构集聚承载功能,印发实施《东坝地区规划建设方案》,稳步开展第四使馆区周边控规编制工作,扎实推进周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站城一体设计。强化国际会展辐射带动功能,加速推进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冬奥赛后内部改造,成功举办大兴临空经济区会展消费功能片区全球创意征集活动,开工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

(三)大力引聚国际高端要素。出台实施《支持国际组织落户的若干措施》,优化国际组织评估指标体系,针对重点国际组织实施清单化管理,提供定制化政策服务。精准定向宣介措施,争取中央单位支持指导,帮助市区有关单位准确把握政策。持续跟进全球森林资金网络、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剧院联盟等重点国际组织落户工作。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登记成立,在京落户国际组织增至111家。指导配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申办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世界经济论坛合作举办“行走的达沃斯”北京城市副中心专场活动,吸引60余家跨国企业、逾百名企业家参与,推动通州区与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签订4项合作协议。

(四)持续优化国际化环境。全面落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和5.0版改革任务,争取中央单位支持,为境外商事主体参与仲裁活动提供签证便利。全面实施《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和执法配套文件。线上线下开展《条例》宣传宣讲,制作《条例》宣传片,在全市商务楼宇6000多块显示屏播放。制作“识北京”双语系列讲座和短视频,解读《条例》重点内容,展示重点行业工作成果,通过各类融媒体渠道播出,吸引500多万人次收听收看。成功举办第二届“北京·国际范儿”短视频大赛、“亲历见证——我与国际交往中心的故事”征文活动、“光影见证·国际交往中心”纪实摄影作品征集等重点宣传活动,多元多维展示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成就,真实立体塑造和推广北京城市国际形象。

三、发挥资源优势,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充分发挥高层交往引领作用。统筹安排市领导在京外事和港澳活动106场,市领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会见重点跨国企业负责人,积极宣介北京优化营商环境和扩大开放政策,推动美国瓦里安中国创新中心、英国汇丰保险经纪业务、德国德意志银行合资理财子公司等在京落户,引导西班牙爱特思、香港新鸿基等跨国企业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美国赛诺根、荷兰飞利浦、瑞士诺华亚太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在京实体化运行。

(二)全力支持做强做优高能级开放平台。在中央外办、外交部等中央单位有力指导下,做好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举办报批,配合邀请外国政要、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等重要嘉宾,周密安排现场礼宾活动,充分展示了北京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形象,促进相关领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三)积极做好决策信息服务。围绕双枢纽机场协同发展、城市更新、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会展经济、疫情动态等专题组织开展研究,高标准打造《外事信息》等信息产品59期,为全市重点工作提供国际前沿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国外机场打造空港型国际消费枢纽、伦敦纽约金融中心建设等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利用智库平台持续培育专家资源,推动更多专家关注和参与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优化智库运行管理,高质量完成智库课题研究。

四、坚持开放包容,多领域交往合作持续深化

(一)保持城市国际交往热度。市主要领导分别致信美国纽约市、蒙古乌兰巴托市、古巴哈瓦那省、越南河内市、泰国曼谷市、韩国首尔市、釜山市、新西兰惠灵顿市、德国柏林市、丹麦哥本哈根市、爱尔兰都柏林市、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市长,推动深化城市间交流合作。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培育对非合作新支点。落实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成果,通过邀请出席多边论坛、推动机制下成员单位交流等加强论坛韧性。积极融入全球城市网络,北京市连任城地组织世界理事会和执行局成员,签署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奥林匹克城市健康与体育活动承诺书》,成功获得2022年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彭博慈善“清洁空气奖”。深入挖掘国际友城优势资源,推进建设友城合作项目库。

(二)深化京港京澳务实合作。积极对接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圆满完成香港回归25周年在京相关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和第25届京港洽谈会相关组织筹备工作。建立京澳合作会议机制,制定两地合作清单,明确12个重点领域40余个项目。组织实施京澳合作伙伴行动,筹划和组织本市10个部门、32家企业线上参展第27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推介科技、金融、文旅、中医药等领域82个项目。

(三)提升民间外交工作水平。积极引导和支持本市社会组织、人民团体、企业和高校开展民间对外交往,不断丰富民间外交的形式和内涵。协调民间力量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金砖国家民间组织社会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向国际民间社会介绍中国相关领域的工作成绩和主张。指导市相关单位开展好2022年“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金砖国家青年峰会暨2022年北京友好城市国际青年交流营”等民间外交品牌活动,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流合作。

五、坚持党的领导,外事领域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稳步提升

(一)持续健全完善党管外事体制机制。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传达落实中央对地方外事工作的要求,用足用好中央支持北京专项政策,加强对重要领域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16区委均组建外事工作委员会、12区建立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机构。加强对区级外事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全市重点任务的督查督办,全市外事工作“一盘棋”工作格局更加巩固。

(二)筑牢疫情防控涉外防线。按照“中外一致,一视同仁”原则,落实落细在京外籍人士防疫管理措施,加强涉外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和政策指导,强化涉外涉疫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织密首都疫情防控网络。稳妥做好驻华使团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110家使团外交人员入境抵京闭环转运、医学观察等防疫措施,开展驻华使团人员常态核酸检测93万余人次。制定北京市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重要外宾来访防疫工作方案,积极配合做好土库曼斯坦、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重要外宾团组服务保障。及时在外办官网官微发布疫情防控政策信息,回应外籍人士合理关切,解决合理诉求。持续做好在京外籍人士和港澳同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及时启动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三)营造安全稳定涉外环境。持续健全完善涉外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聚焦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出台专项涉外工作方案,加强在京外国机构和人员管理和服务,稳妥处置涉外敏感案事件,严密防范涉外风险挑战。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迅速排查北京市在乌企业和人员情况,帮助在乌市民安全撤离。健全境外项目安全管理专项巡查机制,对在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的企业和项目开展线上安全巡查。全年稳妥处置各类领事保护案事件32起。

(四)不断提升外事管理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力保障复工复产,便利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外籍人员入境来京,全年共审批1570人次,办理来华签证邀请函1000余份。及时跟进疫情防控形势,全年3次动态调整优化来华审批政策,为全面恢复对外合作交往创造有利条件。升级市因公出入境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因公出国赴港澳、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邀请外国人来华、外国人停居留签证等业务“一网通办”。加大APEC商务旅行卡推广力度,受理申请201人次。举办2022年“祖国在你身后”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领保大讲堂等宣传教育活动31场,领保宣传覆盖人群超1000万人次。

(五)统筹培育外事干部资源。注重在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一线、涉外疫情防控等为民服务前沿磨砺外事干部,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全市外事领域人才培训班,持续丰富全市干部国际化素养培训课程体系,指导完成11个全市外事培训项目,受训人员600余人次。加强重大国际活动服务保障干部人才库建设,坚持分类管理和动态更新,梳理人员信息2000余条,进一步夯实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组织人才基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市政府外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从国家战略要求出发谋划和推动北京外事工作,更加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更加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更加有力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推动北京外事工作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附件:市政府外办2022年度日常履职考核事项完成情况自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