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10点,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场,市外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政务服务局、市体育局、海淀区、顺义区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局长级)、新闻发言人陈杰介绍冬奥遗产传承利用及2023年重大国际赛事筹办申办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为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体育局与相关部门、区、单位紧密合作,全力谋划推进冬奥遗产利用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认真贯彻落实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精神,将冬奥遗产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关于全面促进体育消费 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深化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文件,进行具体规划安排,推动冬奥遗产长期利用、持久利用,更好地服务首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指示要求,落实北京市“100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持续掀起群众性冰雪活动热潮。连续举办9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累计开展各级各类活动3.24万余场,参与人次达6754余万。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冰雪运动普及力度,组织第十届市民快乐冰雪节、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等赛事活动,推动各区实现冰雪赛事活动“一区一品”全覆盖,吸引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冰雪运动。
三是加快冬夏项目均衡发展。北京运动员在2022年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要继续努力,重点抓好米兰冬奥会备战工作,加大与国家车橇队共建力度,积极引进具备冬奥夺冠实力、潜力的优秀运动员,做好冰球项目备战工作,巩固花样滑冰等重点项目,持续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冬夏项目均衡发展。
四是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蓬勃发展。2022年全市建成30个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中心,“冰雪运动进校园”实现16个区全覆盖,青少年冬季项目赛事快速发展,冰球俱乐部联赛赛事规模继续保持亚洲第一。下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深入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举办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完善青少年冬季项目U系列赛事体系,进一步夯实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基础。
五是积极推进冰雪产业发展。在冰雪运动、体育赛事等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冰雪产业保持良好发展趋势。下一步,通过“冰雪+”“+冰雪”,推进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休闲、研学、文创、商业等产业融合,促进形成冰雪文化游、冰雪旅游、冰雪商务游、冰雪休闲度假游等品牌,着力扩大冰雪消费。提升服贸会冰雪主题活动专业化程度和行业影响力,不断促进冰雪产业高端资源向北京汇聚。
六是持续用好冬奥场馆。冬奥会后,各场馆业主单位落实场馆赛后利用计划,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取得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充分利用冬奥场馆优势,积极申办举办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积极发挥场馆业主作用,推动完善场馆配套服务和运行模式,打造国家级、国际化冰雪训练基地。鼓励冬奥场馆增加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综合服务供给,建设全季运营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加快推进北京奥运博物馆建设,打造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承奥运遗产的主阵地。
2023年,北京市把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作为奥运遗产利用、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此增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北京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国际赛事39项。其中包括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赛等自有品牌赛事5项,国际滑联世界杯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2023年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2023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三站)、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世界杯等4项国际冰雪赛历赛事,阿根廷国家队与澳大利亚国家队足球邀请赛、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等商业性国际体育赛事2项。北京国际风筝节、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国际帆船赛等群众性国际体育赛事28项。
总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发挥“双奥之城”优势,充分利用冬奥遗产,推动首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北京体育国际影响力,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