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的翻译工作这样做
日期:2020-09-04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政府外办充分发挥外事渠道和资源优势,打造对外交往新模式,通过“云外事”这一创新举措,有力助推特殊时期的国际交往与外企复工复产。

为配合做好“云外事”相关工作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国际交往,市外办翻译中心的小伙伴们把工作重点转到了“线上”。他们在新工作环境下是怎么干的呢?来看看翻译官们怎么说。

“云翻译”要适应“一早一晚”

组合1.png

“云外事”是运用网络科技手段开展对外交往的创新举措,网络环境和网络设备的调试到位是成功的第一步,其中的技术难点就是翻译设备与会议系统的融合。每次线上外事会见开始前一天,翻译们就要提前参与设备测试。为确保不出意外,会见开始前1到2个小时翻译人员要提前到位,再次测试设备。线上开展与境外人员交流会见工作,最大特点就是要兼顾双方时差。因此清晨4、5点进场开始准备和凌晨1点活动结束的经历,也是翻译们在之前的外事活动中从未体验过的。

“云发布”要注重“一快一慢”

组合2.png

疫情就是命令,信息发布要与时间赛跑。为服务在京外籍人士,帮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翻译中心全力配合办内相关处室,翻译人员每日轮流值守随时接收相关中文稿件,并高标准进行疫情防控信息的翻译。

翻译准确是信息传达的生命,翻译人员必须顶住时间压力,做到“零失误”。同时,对译文稿件的精心打磨是必须的,翻译们经常就一个标题的译法都能讨论到深夜。外办的领导也和大家奋战在一起,无论多晚,都会对稿子进行最后把关。

“云培训”要做到“一动一静”

为提高翻译工作水平,疫情期间也坚持翻译学习和培训。翻译中心利用网络平台举办外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线上培训班,开展“云培训”。聘请了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前院长鲍川运教授、陈明明大使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专门开设了“疫情涉外翻译”等具有针对性培训课程,首次为包括湖北省外办、武汉市外办在内的全国13个省市外办的译员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

9.webp.jpg

通过参与线上培训班的筹备和学习,参训人员收获颇丰。不仅更好掌握了专业性很强的翻译理论和实操技能,还学习了当前亟需的疫情防控相关翻译知识。培训后,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参加北京市政府外办组织的翻译学习。

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外办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