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研讨:“十四五”时期北京如何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日期:2020-06-05
来源:北京外办
字号:

5月28日,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举行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线上专家研讨会,11位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家智库受聘专家齐聚线上,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为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建言献策。

一、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

国际交往方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认为,疫情形势下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云接触以及全球远程同步视频等高精尖技术开展国际交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钟新建议,要打造虚拟空间国际交往平台,积极探索利用线上平台发挥“城市外交”功能。

重大涉外活动服务保障方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所所长刘波谈到,后疫情时期,要创新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引入智能科技手段,建立效率高、多语种、接触少的智能化服务保障体系。加强与东京关于疫情下筹备国际赛事方面的经验交流,提前做好角色转换,积极备战。进一步深化线上办会办展研究。

设施建设方面傅梦孜提出,完善城市及周边布局,深化城市技术手段体系互联。刘波认为,国际交往功能设施要增加“防疫元素”。

二、不断深化拓展功能布局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秘书长周鑫宇认为,北京的国际交往要体现都、城、轴三维一体发展。傅梦孜提出,国际交往中心与“城”的建设不可分开,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北京大学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谈到,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应以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增强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政府要重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各种服务资源的可获得性,打造现代化服务体系,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三、空间布局要落实落细

周鑫宇认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以功能建设为抓手,是巨大的创新和突破,抓住了“牛鼻子”,而空间是功能的载体,可以实现功能的分解、细化、落实。各区要在“一核、两轴、多板块”的大布局下细化小布局,依据自身区位和空间条件,精准找到各具特色的功能承载,建设可持续运营、可共享易开发的大数据网络,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四、持续丰富和拓展城市外交

原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大使鲁培新建议,充分运用北京丰富的人文、文化资源,提升“人文外交”和“文化外交”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永辉认为,拓展和丰富北京对外交往的新渠道和新方式;鼓励科技和文化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社团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对外交往的专业性。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新玉建议,建立“北京国际友好城市博物馆”,打造友城互动交流基地和友城历史文化风俗的展示园地,在专有场所竖立具有创意和仪式感的友城名录牌,向世界展示友城在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成为一个“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融为一体的、开放包容友善和谐的平台。

五、进一步加强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

鲁培新认为,加强面向外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外国驻京记者的宣传推介,是国际交往“软”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李新玉提出,可以组织“国际留学生日”活动,积极吸引留学生参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邀请留学生建言献策。傅梦孜提出,后疫情时期涉外管理依旧要坚持“严肃度、开放度与包容性”高度统一,维护首都形象。

六、强化要素支撑体系

智力支撑方面,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认为,北京应建立专门的国际交往中心研究机构,组织央地智库、高校等智力资源开放式研究。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原中国驻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大使王华建议,要用好身边的智库,深入研讨、反复推敲重大项目、重要安排、重要活动,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经费支撑方面周鑫宇提到,应建立“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投资基金”,为空间建设、数据库建设、专业人才建设等提供有力资金支持。法治支撑方面刘波谈到,应加快出台国际交往促进条例。人才支撑方面周鑫宇认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人才需要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下功夫。“存量”上,需对在京国际交往人才进行摸底,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创建协同机制实现人才共享;“增量”上,可以和高校共同推动实现人才专门化、定制化培养。

2.png

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主任熊九玲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既要从整体上加强谋划,进一步深化“四个功能”“六个平台”理论框架,也要在建设中丰富拓展。希望专家持续建言献策,以“小切口”作“大文章”,找出攻克痛点堵点的具体路径和解决方案,并积极对外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