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京港携手探寻新机遇
日期:2020-11-22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4号线、14号线、16号线,北京地铁版图上,3条穿梭往来的地铁大动脉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它们有着共同的身份——京港两地合作投资、建设、运营,且都是在京港洽谈会上敲定的。

新合作已经来临。第23届京港洽谈会于11月19日开幕。虽然北京国际饭店和香港会展中心两个会场只能通过线上连接,但挡不住京港两地的投资热情,京港两地将在金融、科技创新、卫生健康等多个领域探寻未来合作的新机遇,发挥北京在科技、人才、信息和市场以及香港专业服务业优势,服务国家所需,服务京港两地所需,实现京港两地高水平互利共赢。

热情不减

香港累计在京投资破千亿美元

今年的洽谈会格外特殊。“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全力办好今年的京港洽谈会,有利于传递北京继续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北京借助香港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深化两地合作、促进更多高质量项目落地。”市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年1-9月,香港在北京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5个,占全市40%;实际投资83.4亿美元,占全市70%;北京在香港直接投资129家,投资额达12.12亿美元,占本市全部境外直接投资的36.47%。

截至2020年9月,香港在北京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7077个,占全市36%;累计实际投资1022.3亿美元,占北京全部实际利用外资52%,位列来京投资国别(地区)第一;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领域。北京在香港累计直接投资额364.43亿美元,占本市全部境外直接投资的47.32%;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

优势互补

共同开拓第三方国际市场

在两地合作上已有很多成功经验的知名会计事务所德勤中国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施能自认为,京港两地共拓国际市场,除了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可以拓展到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行业,利用好京港两地在这些行业的领先优势,“在北京自贸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应该找准两地各自的城市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从而找到合作共拓国际市场的机遇。”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京港两地还将合作开拓第三方国际市场。在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专题活动上,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戴颖介绍,京港两地下一步将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将国家支持政策利好转变为推动双方合作的巨大动力,聚焦开拓第三方国际市场。

2018年京港两地第四届京港合作会议签署备忘录后,双方已经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开展了全面对接合作。如今,香港已经成为北京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境外融资平台,同时也是北京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

产业合作

携手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京港共建“一带一路”还将有更多机遇。戴颖介绍,未来将建设两地海外投资重点项目库,定期分享和交流项目信息和投资机会,完善互联互通的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全流程对接服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率先启动一批双方有共识、条件具备的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具体合作领域方面,两地将深度融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数字科技、数字产业、数字贸易合作,围绕5G技术应用、数据云、人工智能、生物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支持两地高校、院所、企业开展联合研究与共同开发,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数字贸易发展,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区。

“两地还将积极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发挥北京医疗卫生资源和健康产业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戴颖说,下一步还将鼓励有实力的医药企业赴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支持优质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通过线上远程互动等多种方式,为海外人士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